手机作为一款智能软件,已经越来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我们超越时空的距离,和远处的家人朋友谈心分享点滴,还能足不出户了解万千世界,看看各处发生的一些事儿……对于退休后有很多业余生活的空巢老人来说,手机是帮助他们排解寂寞、拉近和子女朋友距离、丰富日常生活的一个不二法宝。
2017年7月6日上午,心理系实践团队来到舟山市普陀区东港街道灵秀社区,开展了玩转微信手机教学课堂, 一对一教老年人如何使用微信。这是浙江大学心理系赴舟山市灵秀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在灵秀社区开展的“幸福久久”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属于社会关系干预的一个内容。对于手机的掌握和使用,可以成为扩展空巢老年女性生活交际圈,成为和子女、朋友进一步沟通的桥梁。
实践小组和爷爷奶奶们的合影
从之前的焦点小组访谈我们了解到,灵秀社区的老人们的手机掌握度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老人可以熟练使用微信、淘宝,甚至还有一些奶奶睡前会玩一些老年益智游戏。但也有一些老人说,平日里只会用手机打打电话,“儿子想跟我视频聊天,我也不知道怎么用。”
因此,我们打算把目前普遍的社交APP——微信作为我们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别于普通的授课,根据老年人对手机使用需求和掌握程度不同,我们和正在东港街道灵秀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的海洋大学志愿者一起合作,对爷爷奶奶们展开一对一的教学。
活动场面热闹非凡,老人们得知我们今天上午会举办一个微信教学课堂,一早就赶着时间过来了,大家的学习势头都特别高涨。
课堂活动场面
活动临近尾声时,一位阿姨还拉住我说:“姑娘,我想在淘宝上买一件防晒衣,你快教教我怎么弄”。应着阿姨的要求,我一步步演示,旁边一位阿姨也探过头来,说也想学学。成功下单后,阿姨高兴地说:“小姑娘,真是谢谢你啊,在淘宝上看了好久了,一直都想买一件,选都选好了,就是按来按去不知道怎么付钱。” 看着阿姨满足的笑容,我的心头也泛起一阵阵甜意。
实践小组成员正在教阿姨如何使用淘宝
“一、二、三,茄子”笑容定格在了我们的脸上,本次“玩转微信·幸福邻里课堂手机教学”圆满结束。看着爷爷奶奶们脸上绽放的璀璨笑容,看着他们彼此打开微信,和周围的老人扫一扫加为好友,我们觉得好满足。
文/图 樊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