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讯>学会动态
发布时间:2024-12-21阅读量:335
2024年12月3日至5日,绍兴市心理学会2024年会暨“抑郁—网络时代的流行词汇”专题培训会顺利召开。
此次会议由绍兴市心理学会主办,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绍兴服务站协办。绍兴市科协学会部章文兵部长,绍兴市心理学会理事长陈巍,副理事长徐浩、徐伟英,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奇扬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小学专委会主任俞婷主持。
本次会议旨在聚焦青少年抑郁以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识别、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并深入讨论如何有效帮助青少年应对抑郁情绪以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会议吸引了包括学会常务理事、会员在内的100余位来自我市大中小学以及医院的心理工作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会议伊始,市科协章文兵部长致开幕辞,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章部长表示,一个健全的、成熟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降低人们罹患躯体疾病风险、保持个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监测和缓解社会舆情、化解社会矛盾、培育社会心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心理学会在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方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他高度赞扬了心理学会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贡献,尤其是在青少年心理问题干预和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
陈巍理事长分别从学会本级整体运作以及中小学、大学及医学三个专委会全面回顾了学会2024年度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浩副理事长报告了绍兴市心理学会2024年度的财务报告。
会议期间,共进行了两场专题报告,分别是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理卫生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冀永娟教授报告《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解析和应对》。宁波大学资深心理咨询师、良知众合生态联盟联合发起人宋洪波博士报告《抑郁的转化:致良知与心理育人》。
冀永娟老师从目前青少年所处社会心理环境与其现实焦虑出发,提出信息时代青少年面对的是身份问题,并从概念、界定、理论模型、机制研究着手对NSSI展开全面分析,揭示了NSSI行为直接、故意、反复的特点。同时,冀老师从个人、家庭、社会多角度探讨了NSSI产生的原因及其与其它精神障碍的关联。她还分享了针对NSSI的有效评估与干预策略,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宋洪波老师围绕抑郁话题,结合儒释道文化,探讨了抑郁情绪的转化路径。在讲座正式开始前,宋老师带领大家活动伸展,并引入主题。首先,宋老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个人体验,引导听众理解抑郁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强调了真诚沟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我提升的建议。随后,宋老师简要概括了快速识别抑郁症的五个指标与自我的四大困境及其转化,还提出了“更好地做自己和做更好的自己是否矛盾”的思考题,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最后,宋老师展开对关系的讲解和人本主义疗愈因素,并通过“果行育德”来介绍王阳明先生,简要阐述了易学三利与阳明三说。他的报告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给人以深刻启示。
本次会议还得到绍兴市北大信息技术科创中心的大力支持。期间,科创中心团队在展示了产品的技术原理与实际应用案例的同时,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让与会的心理学同仁们亲身体验AI心理测评和AI情绪感知的魅力。与会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深切体会到了人工智能的便捷与全面性,期待AI技术能为以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本次年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思想碰撞的盛宴。通过此次会议,参会者们就抑郁这一网络时代的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旨在促进家庭、学校、社区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共同提高全市心理学者的专业水平。年会还受到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关注。12月8日,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美好浙生活-聚焦浙里》栏目报道了绍兴市心理学会2024年会暨“抑郁—网络时代的流行词汇”专题培训会。
供稿人 | 龚微笑、陆馨怡
编辑 | 滕佳秀
审核 | 房映雯